“拼姐”李娟:穿着“机械腿”跑遍大半个中国

时间:2024-01-08 来源:蓝狮在线注册-蓝狮在线平台-蓝狮登录首页

  1月7日,新年刚一周,拿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膝关节产品介绍时,45岁的李娟神采飞扬,眼里闪着光。创业20年,每版产品迭代的时间点,在她心里连成清晰的轴线,轴线的终点是她为自己设定的目标:做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义肢产品,让更多残疾人站起来、站得好。

  李娟的左腿自髋部以下被义肢取代,髋部接受腔裹住残肢,接受腔的下方,是硬币粗细的金属管,髋部、膝盖处和脚踝处负责支撑的都是金属关节。穿着这条“机械腿”,李娟走遍大半个中国,带着企业生产出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当的国产义肢,如今她使用的“机械腿”已经在服务国内越来越多残疾人,“我只是比别人慢一些、难一些,但只要坚持就总能把路走出来”。

  在2023年公布的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上,李娟创办的艾格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艾格美”)榜上有名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羊,这意味着公司进入了冲击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的储备种子库中。

  李娟展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:五轴几何锁定气压膝关节。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

  15岁,正是如花年华。李娟在家乡鄂州意外遭遇车祸,造成左腿髋部高位截肢。“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”,李娟无法面对漫漫人生,甚至有了轻生念头,家人陪她来到武汉装配义肢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期,义肢装配技术水平有限,装配带来的不适让她更加抵触。用布兜提着义肢回家,而非穿着回家,意味着“装配失败”。李娟回忆,当时身体和心理上都没有做好接纳义肢的准备。

  回家后的一年里,李娟放任自己窝在床上度过,然而,母亲突然离世,留下年纪尚小的弟弟、妹妹,让她决心担起姐姐的责任,“要站起来,走出来!”当时,中德两国在武汉共同筹建了“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”,李娟联系上学校后,技师向她发出邀请,希望能为她装配假肢。

  再来武汉,李娟表现得非常配合。残疾患者的身体情况各异,连接义肢的接受腔是树脂材质,如果与皮肤磨合不好,患者会感到疼痛甚至破皮出血。李娟回忆,当时,技师装配时半跪在地上,小心地调整角度,陪伴她扶着训练室的护栏慢慢行走。

  要让义肢成为身体的一部分,残障人士就要接受康复训练,汗水浸透衣服是常有的事。训练中还要格外小心,避免摔倒,但初学走路时难免不时踉跄。这个过程,李娟仅用了一个月,久违的自由感和“站起来”的尊严让她热泪盈眶。

  接受装配期间,李娟了解到,国内有大量残疾人存在需求,但装配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。一颗种子就此种下。

  几年后,她与爱人相识,爱人曾从事过义肢装配服务,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:义肢装配成功将大大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,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。李娟希望,自己能成为为他人“撑伞”的人。

  自身经历让李娟感受到,服务时释放出的“尊重”将从心理上支持着患者,她定下公司服务宗旨“康复从心开始”,倡导用心与心的交流,帮助残疾人接纳自己,走出泥沼。

  2006年,一家长期为艾格美供货的外资企业在武汉成立分公司,同时挖走艾格美的业务骨干,这等于是掐断大量提供装配服务的中小企业的生路。李娟以“不正当竞争”提起诉讼,以当事企业关停相关业务收场,国内同行得知后,大多对李娟表示敬意。

  然而,这场诉讼浇醒了正带领企业进入良好发展阶段的李娟。她回忆,当时依赖进口产品是行业现状,多半国内企业只能赚取装配服务费。

  “必须要将技术与产品掌握在自己手上。”2006年,艾格美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。

 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,义肢的膝关节也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部件。以一款气压膝关节为例,内里零配件多达150多个。2006年,艾格美决定研发这款气压膝关节,从零开始,对市面上的产品进行学习分析,研发团队画出图纸打样,2009年,经过反复测试,主体架构的雏形基本出炉。

  “只有把技术做到极致,才能让残疾人走得更稳。”李娟回忆,如滚针轴承这一零部件,一旦耐磨度不足,会出现关节卡顿的问题。为了找到合适的滚针轴承,他们找来国内外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试验,才找到最合适的一款。

  高位截肢患者对膝关节的要求极高,每次改进后,李娟是第一个试用者,和技术团队交流穿戴感受。达不到最舒适的状态,团队就继续死磕,“李总身上总是有一股子倔劲儿,你没法不被她感染”。团队盯着150多个零部件,反复试验,逐一选取要使用的零部件,历经上千次试验。最终,关节由1500克减轻到1000克,屈膝角度由150度调节到125度,与人体膝关节屈膝角度接近,方便用户穿戴后蹲、坐,有效提升了舒适感和美观度。

  2013年,反复打磨的产品研发成功,打算批量生产时,李娟的兴奋不亚于自己第二次学会行走。这也是在该类型上首个国内企业自行研发的气压膝关节产品。

  上世纪90年代,类似进口产品装配定价超过8万元,而公司研发成功后的产品售价降到3万余元,至今还在更新迭代,已经改过十余个版本,国外产品被倒逼降价至6万元左右。

  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要走出自主研发道路,其艰难可想而知。李娟回忆,由于当时在武汉还没有相关设备,她穿着“机械腿”独自外出,拖着装有厚厚图纸的行李箱,火车转汽车,辗转北上广及山东、江浙一带的厂家,上门请求对方开机生产样品。

  为避免误点,李娟赶路时要把时间留足,“碰上楼梯和不平的路面,我只能慢慢走”。粗略估计,她独自出差的次数接近200次,走遍了大半个中国。直到产量大幅提升,公司买回相关设备,在武汉实现批量生产。

  “目前,有患者已经使用这款产品超过十年”,李娟告诉记者,国外部分厂家提供三年质保,艾格美把质保期定在五年,“这是我们自信的体现”。事实也证明,这款产品返修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  如今,公司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,获得“省级高新技术企业”认证,十余款产品获得国际CE认证,等于拿到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。

  数据显示,艾格美累计服务近4万名截肢患者,为20多万名骨伤患者提供了临床服务。从武汉走出的产品已销往马来西亚、墨西哥、印度等国家,订单量正在稳步提升。

  2005年,新洲小伙肖含因车祸造成左腿截肢,来到艾格美装配义肢和训练的过程中,李娟注意到肖含的坚韧和细致,将他留下工作。在公司工作的18年里,肖含成长为技术主管,还与妻子结缘,当时,肖含的妻子因意外导致双小腿截肢,肖含正是服务她的技师,温暖的陪伴让两人越走越近,如今,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。

  “穿上义肢再去服务,更能感同身受”,肖含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,经他之手穿上义肢的残疾人已近3000人。

  “李总干事业有一份大爱。”肖含回忆,曾有一名患者髋部截肢,李娟了解到对方家庭经济困难后,主动为其免费装配义肢,留下其训练的一个月还免除食宿费。记者了解到,艾格美已为百余位残疾人提供免费义肢。

  公司成立之初,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詹永刚就以技师身份加入团队。李娟的“拼”让他动容,“她没有把自己当成是残疾人,活得比健全人更有精气神”。

  康复辅具行业侧重医工结合,一款产品的研发要运用到机械制造、材料学、生物力学、运动学等专业知识,还要与临床应用相结合,需要技术团队不断精进。李娟是带头学习的那个人,“她的办公室总是关灯最晚的”。

  两个月前,员工带来一位年轻小伙,因车祸不幸截肢,父母陪他来到艾格美,但小伙在装配过程中并未足够配合。李娟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小伙听,她笑着说:“我可以活出来,你也可以。”

  “站起来,燃起生活的希望,有梦想,什么也不可阻挡……”李娟曾录过一曲《拼搏前行》,词作者也是残疾人,她说,歌词写下的正是他们的心路历程。

  闲暇时,李娟和爱人、孩子外出旅行,爬过山、看过海,在第二次学会行走后,她还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,她感到世界变得更大,“只要努力,就还有很多可能”。



上一篇:2019中国科技机器人企业排行榜TOP50
下一篇: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