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技工笔记下的机械中国工人:请尊重技术善待中国未来

时间:2024-01-02 来源:蓝狮在线注册-蓝狮在线平台-蓝狮登录首页

  技术工人,就像那生长于细微地方的合抱之木,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基石,民族复兴的关键。但眼下的工业界,却对他们轻蔑有加,不公对待,似乎这十几年的时光并未改变这种态度。一位德国技工对中国的描述,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群体。高素质的产业工人,却面临着成长环境的匮乏。

  解决这个症结,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,必须尊重技术,以此培养下一代大国工匠。中国制造长期处于一种野蛮发展的阶段。企业只关心生产效率,冰冷的厂房中,技术工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,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。这些艰辛消磨了他们昔日的雄心壮志,但为了生计,他们只能像发条玩偶般不知疲倦地工作。

  这就是德国技工描述的机械中国工人,简单直白却发人深省。在正常的人才比例中,科学家:工程师:技工=1:10:100,但在中国,情况有些尴尬。据调查显示,高级技工在工业队伍中的比例是:德国50%,日本40%,而中国仅为5%。

  而更让人扼腕的是,30年前中国高级技工比例已经是5%。这意味着在过去30年,我们在技工培训上并没有多少长进。面对这2000万技工人才的巨大缺口,企业受阻发展,制造业也难以转型。

  如何培养高级技工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在中国,其实是有这样的人存在。他们是制作载人潜水器的核心技术骨干,面对成千上万的零部件,他们承受着极高的精密度要求。这样的人,如焊接工,每次动手上万次,以实现发动机上复杂管线的焊接。

  面对着航天、高铁、核电等技术,中国制造的崛起令世界瞩目。然而,在这背后,有着2000万人才的缺口。只有尊重技术,中国才能迈向成功。在这个大国工匠缺失的情况下,他们的薪资已经和应届大学生不相上下,却依然鲜有人问津。为何如此?

  根源在于长久以来的人才观念,认为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。工作环境差、辛苦的技工岗位,自然无法与大学生那些体面的工作相提并论。职业教育也吸引不了足够多的优秀生源,德国的做法值得借鉴,他们的技术型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更受欢迎。另外,技工岗位的发展通道狭窄也是问题之一,许多人觉得技术工人的发展前景有限。

 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推动职业教育,但距离产业升级带来的高技能人才需求,还有很大差距。只有尊重技术,尊重技术工人,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未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上一篇:机械手表什么牌子好?2018机械手表十大品牌排行榜
下一篇:8款性价比最高的入门级机械手表